龙山新闻网

通讯员系统登陆

2021年4月12日   农历庚子(牛)年 三月初一
兴隆街道抗洪救灾纪实
2025-06-25 14:48:5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兴隆街道 | 编辑:朱柯源 | 作者:彭芳 彭丽娜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8379

龙山县融媒体中心6月25日讯(通讯员  彭芳 彭丽娜)6月18日,暴雨如天河倾覆,裹挟山石与泥流扑向兴隆街道,洪水似发怒的蛟龙,吞噬良田、撕裂道路、淹没民居......

危急时刻,兴隆街道负责人下令:“全体干部立即下沉!危房群众一个不能落下!”全体干部顶着劈面暴雨冲向村庄,挨家拍门疾呼:“涨水了,快撤!”

一项项急切的指令,一个个逆行的身躯,一件件托举的瞬间,凝结成一道道生命的曙光。

冲锋——千钧一发扛使命

“抓稳,抓稳!”6月19日,兴隆街道的干部职工和其他救援力量一起,利用救生艇进入受灾区域,转移被困群众。有人蹚过齐胸积水背出瘫痪老人;有人将绳索捆在腰间结成“人链”转移孩童;洪水漫过膝盖的车水坨,社区党支部书记嘶吼着清点人数,身后是劫后逃生的居民。

“走旁边,走那旁边上来。”

“栏杆上可以走。”

6月19日清晨7时许,油菜坪大桥旁发生了惊心动魄的一幕——洪流中,一团绿色的身影随着水流一路“流”下。连日的大雨致河水暴涨,河水漫过油菜坪大桥与居民区连成一片,洪流湍急,现场情况十分危急。千钧一发之际,油菜坪社区居民田志春、滕建兵、赵开生及兴隆街道干部秦涛奋不顾身跳入水中,以最快的速度向洪流中的身影冲去。当时的洪流已经没过了他们的胸口,前行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,施救者告诉笔者,当时他只有一个念头:救人!

被救女子是白坪社区人,当时她不幸跌倒在洪流中,湍急的洪水瞬间使其无法起身。田志春、滕建兵、赵开生及秦涛4位同志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,勇跳急流中将其出。

据统计,此次暴雨兴隆街道共计转移群众2700余人,无一人伤亡。

坚守——困境之中践初心

为积极有效应对本轮强降雨天气,兴隆街道取消周末休假,实行全天候三班倒制度。全体干部职工下沉到受灾村(社区),对辖区内的山塘、水库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查,密切关注水位变化和水势流向;徒步深入各个村(社区),以“不漏一户”的原则,对地质灾害点、低洼地带和危旧房屋进行详细排查;利用喇叭及线上渠道实时通报降雨情况,提醒群众做好防范准备。

“6月20号凌晨1点至3点半果利河河水上涨1.5米左右,3点半至5点半水势维持现状,未见消退。”6月20日清晨,巡查的干部在工作群通报河水上涨、消退情况。

据统计,此次暴雨洪灾,兴隆街道共设置巡查点位25个,投入夜间巡查人员100余人,坚决做到险情不解除、人员不下场。

重建——暴雨洪灾见真情

洪水退到哪里,淤泥清到哪里,消毒跟到哪里!兴隆街道的干部职工、村(社区)的党员群众、县直单位的干部职工通力合作,采用“人工+机械”方式,对受灾区域开展清淤清障消杀工作。他们拿着铁锹、扫帚等工具,帮助村民清理房屋内的淤泥,搬运受损的物品。在他们的努力下,一间间房屋逐渐恢复了原本的模样,村民们的生活也慢慢走上了正轨。

“感谢你们给我送米、送油和生活物资。”响水洞村的受灾户紧紧地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道。

受强降雨影响,洪水蔓延迅速,沿河及地势低洼的民房被洪水浸泡,群众日常生活受到影响。兴隆街道设置23个受灾群众应急安置点,及时安置受灾群众,针对受灾严重的村民,兴隆街道组织工作人员为受灾的村民送去生活物资,保障受灾村民的基本生活。

截至目前,兴隆街道已向受灾群众发放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物资矿泉水1000余箱、泡面1000余件、油400余桶、米400余袋、被子300余床。

随着洪水逐渐消退,道路疏通、房屋清淤消杀、农业减灾等生产生活恢复工作正在开展,因洪水侵袭的家园正逐步褪去淤泥。受灾的村(社区)里,好消息正不断传来——路通了、自来水来了......兴隆街道正加快脚步重焕生机与活力。

责编:朱柯源

一审:向波

二审:周娇

三审:张军

来源:兴隆街道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通知公告
部门
乡镇
要闻

  下载APP